文宣介紹
文宣一方面提醒示威者過往與將來的事件,也更讓反送中運動有更深層的共同記憶,在精神與情緒上,也更加深了抗爭者的革命情感。
引言與意義
講到香港反送中運動,或許我們心中想到的是煙霧瀰漫的香港街道、烽火連天的中大校園、防暴警察在街道上追捕抗爭者的畫面。然而除了這些動態的抗爭外,香港遍地開花的連儂牆則展現了靜態的一面,在香港的地下道、人行天橋、甚至政府機關的外牆上,支持運動的人貼上了一張張的便利貼,上頭寫著自身的想法、抑或是抗爭的標語;有人貼上了 A4 大小,或者是用 A4 紙張拼貼而出的大型文宣,印刷的是精美的設計圖,內容可能是下兩週的抗爭時間表,也可能是新聞影片截圖佐以文字說明警方不適當的暴力等。
長度
根據教育部國語字典,文宣兩字意指「文字宣傳」,因此只要透過文字表達特定理念即可被稱為文宣,長則一篇文章,短則一個字如「罷」。
然而,筆者認為現在文宣的定義應當更廣泛,不僅僅只限於實體文字,藝術繪畫或卡通圖像也可達到宣傳效果,例如描繪示威場景的畫作,或是一隻連登豬都表達了支持示威者的立場;此外,隨著網際網路的進步,雲端、聊天軟體備份與共享更為便利。
文宣不僅只在實體連儂牆開花綻放,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,小自個人經營的臉書、IG 帳號,大自上萬多人的聊天室、粉絲專頁,我們也可以看見文宣的身影。此外,在示威者在街道上的噴漆塗鴉也可算是文宣的一部分。
方向性
網路媒體明日誌(2019)討論了過往平面設計的特點與近年的轉向,平面設計「透過海報、酷卡、塗鴉等各種不同形式,成為政治宣傳(propaganda)的利器」,而且這些宣傳方向往往是由上而下(政府至人民),例如由 James Montgomery 所設計的美國徵兵海報,便是平面設計由上至下表達政治理念的例子。然而自 60 年代後,各種運動百花綻放,進而有藝術家開始藉由平面創作來揶揄政治人物,如同在柏林圍牆東側著名的「社會主義兄弟之吻」,創作者弗魯貝爾
在當時僅是一名大學生,等等創作反轉了過往平面設計只能由上而下的方向性。
連儂牆與網路文宣平台的關係
起源
連儂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濫觴,扮演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,它是一個言論表達空間,抗爭者可在此書寫訴求、張貼文宣、抒發情緒;它也是一個傳遞言論的空間,文宣貼在公共空間,受眾並不侷限在抗爭者,而是能擴及到無特定立場、甚至是親政府的市民,短暫的駐足,甚至僅是看了一眼,就達到了連儂牆身為言論傳遞者的角色。
網路
然而為求各地連儂牆都能開花,貼滿抗爭的文宣,分享於公共平台供他人下載便十分重要,也在此原因之下,網路文宣平台迅速受到重視,因應而生的是各個具有設計感、不同理念的文宣。雖然說當初連儂牆的實體文宣需求是網路文宣平台的重要起因,但現在則是連儂牆與網路文宣平台,一則實體一則虛擬,相互並行,各有各自的受眾與優點。
突破原有受眾
文宣意在宣傳,受眾與內容均十分的重要。以受眾來說,連儂牆的受眾是不特定對象,更能夠突破同溫層,讓一般市民了解抗爭者立場,進而支持。然而收看虛擬文宣的人,大多是透過訂閱粉絲專頁,加入聊天群組,抑或是朋友轉發,如此文宣便難以突破示威者的同質團體,表達給那些意見相左的人。(當然這個文宣的內容也有關係,有些文宣內容是如何準備抗爭裝備,其目標受眾為前線抗爭者則非一般市民;有些則是說明為何抗爭者要破壞公共設施等,其目標受眾便是一般或親政府市民。)
種類
以創作者來區分
- 設計文宣
- 管理員、設計師(方向多是單向)
- 實體與虛擬
- 網路平台不易破壞、易保存
- 傳遞成本很低,接收與分享變得更容易
- 便利貼與筆
- 每個人透過書寫與繪畫(雙向)
- 實體
- 易流失、破壞
以內容來區分
- 標語型文宣
綜觀來看標語型的文宣從抗爭開始至今,一直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,簡單的一兩句話,配上可愛的 Pepe、連登豬等,就可以是一張文宣。隨著抗爭訴求的不同,標語也時時在換,從一開始的「反送中,抗惡法」、至中期的「五大訴求、缺一不可」、「光復香港、時代革命」、至近期的「香港獨立,唯一出路」等。
- 日程型文宣
此種又可以再細分成日程表與單一事件。香港人日程表會統整近期的各地活動與集會,並以日期區分。而單一事件則是以該事件為主題,附有活動主題、時間、地點等。兩者的目的均是號招群眾一同來參與。
- 知識型文宣
身為抗爭者,不可不知抗爭事。然而各位初出茅廬的新手,若沒有抗爭常識恐怕只會白白送頭。然而專業知識的整理與宣傳,透過文宣組之手,大多以懶人包圖集放送,內容包羅萬象,有的提及抗爭手勢、警察分類、如何以行動支持黃色經濟圈,更有的包含上法庭聆聽手足判決時該注意哪些禮節。這些知識型文宣為抗爭者做了預先演練,讓抗爭時更能夠從容應對任何突發狀況。
- 文字創作型文宣
除了前面提到的反轉字之外,中文字共通的部首或形狀等也被拿來作文字的二次創作,有些是將多個字和體成為一個字、有的則是在原有的字中標註特定部分,找出新的字。這些結合除了展現創意以外,更傳達了因為字與字之間共享為些筆順(或部首),其關係密不可分。如同香港二字中我們找到了反抗,便表示香港與反抗的關係是相當緊密的。
- 繪畫型文宣
繪畫型文宣以手繪或電繪單圖型式紀錄抗爭者的日常生活、警方的執法暴力、或政府官員的腐敗等。除了單純的實景再現外,有些也會結合文學象徵或過往經典藝文作品等等,例如香港抗爭者版本的〈自由領導人民〉。
- 國際型文宣
文宣不僅僅傳遞給香港民眾與政府,亦透過翻譯文字傳達至國際,是國際陣線中重要的一環。國際翻譯文宣中最常見的為英文版,日文、西文、葡萄牙文亦常見,而其他東南亞或阿拉伯文等則很少見。英文版為全國通用語言,為各類翻譯文宣之首。而其他與香港地理位置相近的國家亦是翻譯文宣主要輸出對象。